2024年,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自然资源法治建设。
一、强化政治引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决策部署
(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推动出版《习近平关于自然资源工作论述摘编》,开展“学论述谋发展见行动”大讨论,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资源工作重要论述为引领,用强有力的思想建设引领自然资源法治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谋划在法治轨道上推动自然资源领域重要改革。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自觉接受中央巡视监督,有力推进巡视整改,进一步提高全系统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
(二)着力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始终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自然资源法治宣传教育的首要任务,建立健全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常态化机制,列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必修课程,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研讨。坚持学用结合,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自然资源法治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三)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自然资源部党组、国家林草局党组高度重视法治工作,将自然资源法治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同步谋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主要负责同志将自然资源法治建设作为重点任务纳入年度工作要点,多次召开党组会、专题会等研究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主要负责同志带队赴全国人大、司法部等部门对接协调重要立法工作,部署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督办政务服务重点任务,协调解决法治建设难点问题。
二、统筹推进立法,不断完善自然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制度
(一)大力推动自然资源管理重要法律法规制修订。推动圆满完成《矿产资源法》修订,扎实推进《不动产登记法》《国土空间规划法》起草。积极参与《生态环境法典》编纂,配合做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国家公园法》审查审议工作。研究起草《矿产资源法实施条例》,推动出台《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研究修改《风景名胜区条例》。配合做好《密云水库保护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等制修订工作。
(二)不断健全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规章体系。出台《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办法》《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管理办法》《自然资源行政处罚办法》《自然资源行政复议行政应诉规定》《自然资源部关于第六批修改的部门规章的决定》等5部规章。
(三)持续做好自然资源规范性文件管理。认真履行法治审核职责,全年共对150余件规范性文件等开展合法性审查。动态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废止和宣布失效行政规范性文件92件,公布现行有效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
三、依法履职尽责,深入推进自然资源系统依法行政
(一)不断夯实依法行政制度基础。部署完善自然资源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体系,督促全国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出台或更新本地区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认真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制度,印发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等执法检查要求。改进卫片执法,落实耕地保护全链条监管制度,切实减轻基层负担。配合完成《湿地保护法》《黄河保护法》执法检查相关工作,保障法律全面有效实施。
(二)加强重点领域督察和执法力度。落实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长牙齿”硬措施,公开通报80个重大典型问题,集中约谈14个市县政府主要负责人。持续督促地方查办案件,发布违法用地典型案例、毁林毁草典型问题。完善常态化监管违建别墅长效机制,组织开展“护绿”、治理草原超载过牧等专项行动。
(三)深化行政执法与司法联动协作。联合司法部印发耕地破坏程度认定鉴定办法,联合公安部等建立涉案活体野生动物移交救护协作机制,配合最高人民法院完善涉及耕地、森林等资源案件审判标准,推动落实与检察机关在土地执法查处领域协作配合机制。
(四)多措并举妥善化解行政争议。全年办理行政复议案件886件、国务院复议裁决案件106件、行政诉讼案件861件,对案件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及时指导地方实质性化解矛盾。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持续加强自然资源领域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和突出矛盾化解。
四、聚焦提质增效,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
(一)积极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见效。建设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管信息系统,指导地方优化涉及空间使用审批服务。建立健全市政接入工程联合服务和数据共享机制。全面实现不动产登记和纳税“一窗受理,并行办理”。
(二)扎实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指导地方开展用林用草合并审批,推动建立要素保障协作联动机制,有效提升审批服务效能。进一步规范对外提供涉密测绘成果管理,全面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改革,平均压缩项目测绘时间约30%、降低测绘成本约20%。
(三)认真做好政务公开工作。加强政策文件发布解读,积极回应公众关切,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召开新闻发布会21场,通过门户网站处理网上留言近4000条,全年办结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429件。
五、营造法治氛围,不断加强和改进法治宣传教育
(一)大力提升自然资源系统干部法治工作水平。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领导干部年终述法制度和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制度。通过生态文明大讲堂、绿色大讲堂、专题培训班等形式,开展新修订的《矿产资源法》和《生态环境法典》编纂等专题辅导讲座。
(二)有效落实自然资源领域全民普法责任。利用世界湿地日、全国土地日、全国生态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法治宣传教育。建立自然资源法治宣传矩阵,发布“法治自然”普法标识,集中组织开展“12·4”国家宪法日和自然资源法治宣传教育月活动,营造关心自然资源事业、依法保护自然资源的良好社会氛围。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部分干部法治意识还有待提升,解决问题用法的能力还显不足,依法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还有待加强。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自然资源部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聚焦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深化法治自然建设为总抓手,全面提升自然资源管理法治化水平,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然资源力量提供法治保障。